大家好,这是一篇问界M7的车主故事。他是个汽车爱好者,试驾过的车型比较多,对用车很有心得。这辆问界M7已经开了两年,里程突破了1万7千里。这篇文章是他的用车感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如果你也想加入问界M7车主群,或者给《电动汽车用户联盟》投稿,联系王小花(微信号:L679182736)即可。
问界M7用车正好两年了,里程也突破了1万7千公里。本人对车比较爱好,所以试驾过的车型也比较多,用车还是比较有心得的,今天从外观内饰、静态感受、驾驶感受、车机感受等5个方面,全面说一下用车感受,同时也顺便对比同价位同级别车型。
首先介绍一下背景,我的车是23年5月买的两驱版车型,当时还没智驾版,也算是小遗憾,新款智驾水平真的遥遥领先,所以后来推荐家里人增购了M9。
我这个版本绝版了,现在最低也有乾坤智驾,再聊我这个车智驾水平没意义。
展开剩余76%1.外观内饰:外观整体略显老气,主要是前脸和前大灯,感觉设计不是很成熟。后半部分车身侧面和车尾我觉得很好看,如果改改车头,这车还是很大气的。
浅色内饰还是很好看的,当年只有黑色免费,我选这个颜色需要加8000块钱,不过这个钱花得比较值,新款的棕色橙色我觉得是最好看的。
氛围灯喜欢用冷色系,如果用红色紫色等颜色,感觉是满满的汽配城风。
2.静态感受:座椅舒适度很好,一二排空间也足够大,放倒第三排可以获得超大后备箱,作为家庭用车如果一家三口或者四口开长途出去玩,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松舒适。
第三排空间很小,只能作为应急使用,当然同价位的理想l8等车也好不到哪去,第三排常用还得买MPV。
座椅当时选了价值一万块钱的零重力座椅,现在觉得这个配置很鸡肋,要展开还得往中间移动,且靠背并不能放得很平,所以基本不会用到。
座椅按摩力度很大,比理想的按摩好用得多,上下班开着按摩可以很好地舒缓疲劳。
音响水平属于中高端水平,放在传统车里面和哈曼卡顿差不多,新势力里面和理想差不多,比特斯拉要好。
3.驾驶感受:这车就是家庭用车,适合无欲无求的开,没什么操控性可言。转向虚位不算大,但是转向手感模糊,电子味太重,指向精准性也不强。
底盘滤震偏生硬,日常驾驶小震动会比较多,不像理想那么软,可以充分滤震,但还算有一丝高级感。大震动处理不好,有露馅感,特别是后排感受更明显,不知道新款用电磁悬挂后怎么样。
底盘虽然硬,但是这么大的车急加速还是会翘头,不过我倒是比较喜欢这种翘头,这可能是这辆车唯一可以带给我的驾驶激情。
油门运动模式很跟脚,踩多少有多少,比例感很好,其他模式反应慢半拍。刹车脚感偏软,轻踩比例感不错,急刹车感觉刹车力度不够,可能是原厂邓禄普轮胎不行,下次换轮胎的时候升级一下试试。
整车的隔音水平我觉得还算比较优秀,毕竟是全车夹胶玻璃,高速的时候反光镜风噪声比较大,但这一点总体好评。
4.车机感受:车机界面逻辑清晰,使用起来比较好上手,反应速度还行,不卡,当然跟新车没法比,毕竟是两年前的产物。
智能化水平我感觉一般般,很多别的新势力能实现的功能都没有,支持的APP也比较少,可能因为算力不够,连续下操控指令有时候只执行一个,所以得一样一样说。
比如上车我说打开座椅按摩,得等它打开后,再说打开座椅通风,这点新款应该有所改善。
槽点:
1.我买的是6座版,其实第三排根本用不着或者说没法用,如果当年有5座我肯定选5座,6座后排没法用,第二排还没法放倒,大家一定得选5座。
2.辅助驾驶,我这车的基本没法用,平时也不会去开。
3.内饰耐久性,1万多公里的新车,方向盘已经磨爆破了。
(本文完)
发布于:北京市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